从零开始搭建个人网站的实用指南
说实话,第一次做网站那会儿,我连域名和服务器都分不清。折腾了整整三天,愣是把网页做成了"404艺术展"。不过现在回头看,这事儿其实就跟搭积木差不多,关键是要搞清楚步骤。
一、先别急着写代码
很多人一上来就埋头敲HTML,结果发现做出来的页面像上世纪古董。其实啊,得先想清楚几个事:
1. 网站要干嘛用?是个人博客还是作品集?我有个朋友做摄影站,光顾着研究特效,最后照片加载要半分钟,这不本末倒置嘛。 2. 准备花多少钱?域名每年几十到几百不等,服务器更是差价巨大。记得我第一年贪便宜买了某家主机,结果每个月宕机三次,比闹钟还准。 3. 要不要学编程?现在很多建站工具已经傻瓜到姥姥都能用了,但想完全自定义的话,HTML+CSS这两门"外语"还是得会点基础。
二、域名和服务器的那些坑
买域名时我闹过笑话,以为.com和.cn只是后缀不同。后来才知道,有些后缀注册局会搞骚操作——比如某小众后缀第二年续费直接翻五倍。建议新手还是老老实实用.com,贵是贵点,但省心啊。
服务器选择更是个技术活。虚拟主机适合小网站,但流量大了就卡;云服务器自由度更高,不过得自己装环境。当初我为了省事选了带控制面板的主机,多花点钱但少掉好多头发。
三、建站工具大比拼
现在做网站主要有三条路:
1. 可视化建站:像玩拼图一样拖拽组件,适合完全不想碰代码的。有个做烘焙的阿姨用这类工具,三天就做出了能接订单的网站。缺点是模板同质化严重,十个小店八个长得像 twins。 2. CMS系统:这类平台自带后台管理系统,写文章传图片特别方便。不过插件装多了容易变慢,我有次装了二十多个插件,打开后台比等外卖还煎熬。 3. 纯手写代码:自由度最高,能做出各种炫酷效果。但学习曲线陡峭,我第一个手写网页的导航栏,在手机上看会跑到屏幕外边去,活像在玩捉迷藏。
四、设计避雷指南
见过太多网站把调色盘打翻似的用颜色。其实啊,主色调最好不要超过三种。我的血泪教训:曾经用亮紫色当背景,读者反馈说看得眼晕,活像进了迪厅。
字体也是重灾区。有次我同时用了六种字体,朋友委婉地说:"你这页面像被不同时期的书法家集体附体了。"现在学乖了,正文就用最朴实的宋体或黑体,想玩花样顶多在标题上用特殊字体。
五、上线前的灵魂拷问
网站做完别急着发布,先问自己:
- 手机上看会不会乱码?(我第一个网站在iPhone上显示效果堪比抽象画) - 点所有链接会不会404?(曾经有读者提醒我"联系方式"点开是张猫咪动图) - 加载超过3秒了吗?(测试发现首页图片没压缩,打开速度堪比拨号上网时代)
建议找几个朋友当小白鼠,他们总能发现你想不到的bug。有个毒舌朋友曾评价我的初版网站:"交互体验像在迷宫里找厕所。"虽然扎心,但改完确实好用多了。
六、维护比建设更重要
网站上线才是开始。要定期更新内容,我见过有人把"最新消息"栏目维持了三年不更新,最后显示的还是疫情前的活动通知。
安全防护也不能马虎。有次我偷懒没更新系统插件,结果网站被挂满菠菜广告,清理起来比大扫除还累。现在学聪明了,设个每月提醒做备份,就跟给网站买保险似的。
说到底,做网站就是个不断试错的过程。我的第七个版本终于能看了,虽然离完美还远,但至少不会再让访客以为点错了链接。记住啊,每个好看的网站背后,都有几十个被废弃的草稿——这事儿真的急不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