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官网,真的在帮你赚钱吗?
每次打开那些千篇一律的企业网站,我都忍不住想叹气。导航栏堆满产品分类,首页轮播图自动播放着领导视察的照片,"关于我们"页面写着"成立于1998年,专注品质二十年"——这种模板化的设计,简直像给所有企业套上了同款西装,连纽扣位置都分毫不差。
一、用户没耐心陪你玩解谜游戏
上周帮朋友看他们新做的官网,首页居然要滚动三屏才能找到联系方式。我当场就笑了:"你们是在考验客户的颈椎耐力吗?"现在用户平均停留时间只有53秒,要是8秒内找不到关键信息,人家直接按返回键走人。
记得有次我想找家本地装修公司,连点五家网站都找不到案例展示。最后选了第六家,就因为他们把完工实景图做成可点击的网格墙,还能按房型筛选。你看,用户要的不是华丽特效,而是解决问题的效率。
二、移动端体验才是生死线
说来惭愧,三年前我自己也犯过蠢。给客户做的官网在电脑上美得像杂志大片,结果用手机打开,预约按钮和电话号码重叠在一起,点十次有八次误触。现在想想都脸红——当时居然还跟客户说"移动端适配要加钱"这种蠢话。
现在65%的流量来自手机,但很多企业还在用PC思维做设计。那些需要放大才能点击的小字,那些横向滑动的产品栏,简直是在对用户说:"求求你用电脑访问吧"。最近看到个餐饮品牌做得挺聪明,菜单页面直接做成外卖APP的样式,下滑加载菜品,左滑切换分类,转化率直接翻倍。
三、内容要像好友聊天般自然
"专业铸就品质,诚信赢得未来"——这种话术早该进博物馆了。有次我突发奇想,把某机械厂官网的"产品优势"改成"老张师傅教你选设备",用问答形式写常见问题,客户反馈说"终于能看懂参数表了"。
千万别小看口语化表达。医疗器械站用"这台设备能让手术快30分钟"代替"采用进口伺服电机",教育机构把"名师授课"改成"李老师去年带出12个重点高中学生",效果立竿见影。用户要的不是专业术语堆砌,而是能感知的价值。
四、设计陷阱:别把炫技当本事
见过最夸张的案例,是某网站首页用了全屏视频背景,加载完要17秒。老板还得意地说"这才显档次",殊不知80%用户在这期间已经流失。还有个做3D产品展示的,鼠标稍微动快点就卡成PPT,真是花钱买罪受。
现在流行"少即是多"不是没道理的。把核心服务浓缩成三个图标,用留白突出咨询入口,甚至学某些大牌官网就放张产品图加"立即购买"按钮。有个做定制家具的客户,把首页简化到只剩案例展示、报价计算器、在线预约三块内容,咨询量反而涨了40%。
五、转化路径要像滑梯一样顺
很多网站死就死在最后一步。明明用户都点"立即咨询"了,非要让人填完10项资料的表单。有家培训机构更绝,提交预约后弹出"扫码加客服微信确认",这不是把煮熟的鸭子往外赶吗?
我特别欣赏某跨境电商的做法:产品页直接嵌聊天窗口,客服头像显示"正在线上";咨询按钮做成红色呼吸灯效果;甚至学打车软件,用户停留超过90秒就自动弹出优惠券。这些设计看似简单,实则是把每个触点都打磨成转化触发器。
说到底,企业网站不该是网络版宣传册,而该是24小时营业的超级销售。下次当你盯着后台可怜的访问数据时,不妨自问:这个网站是真的在创造商业价值,还是仅仅在满足老板的审美趣味?毕竟在互联网世界,好看不能当饭吃,能赚钱的设计才是好设计。